拔罐療法及適應症
拔罐療法,藉熱力,排出空氣,使罐吸著於皮膚,通過吸拔病位、經絡、穴位,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療法。

撰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拔罐療法具有溫散寒邪,活血行氣,止痛消腫,拔膿去腐等作用,可應用於外感風寒之頭痛、關節痠痛、腰背痠痛、咳嗽氣喘、腹痛泄瀉、癱腫瘡毒等。


似藉火源燒艾條的拔火罐原理
民俗療法拔火罐原理

 
拔火罐是我國民間療法的一種,又稱吸筒療法。拔罐療法係用罐或筒,藉火源熱力,排出其中之空氣,使罐或筒吸著於皮膚,通過吸拔病變部位或特定經絡、穴位。
 
能將體內的風寒、痰濕、瘀血、熱毒、膿血等,經皮毛吸引出來排出體外,藉以調節機體功能,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療法。

 

 

拔火罐適應證

 
拔罐療法具有溫散寒邪,活血行氣,止痛消腫,拔膿去腐等作用,可應用於外感風寒之頭痛、關節痠痛、腰背痠痛、咳嗽氣喘、腹痛泄瀉、癱腫瘡毒等。
 



拔罐療法照片1

拔火罐操作方法

 

利用閃火法,方法如下:

 
用鑷子夾住燃著的酒精棉球,對準玻璃罐內空間烘熱片刻,迅速地退出,隨即將罐子扣在應拔的皮膚上,即可吸住。

 

 

 

 

 

 

拔火罐注意事項

 
拔罐療法照片2
1.拔罐部位要露出肌肉,選用大罐、中罐、小罐,依部位的寬窄,而拔之。

 

2.火罐的罐口,抹上凡士林,火球對準罐底,勿接觸罐口。若拔罐完畢,用手指沿罐口按壓皮膚,空氣透入罐內,罐即自行脫落。

 

拔罐療法照片3
3.拔罐時間看皮膚的顏色而定,不可時間太長,造成水泡,此時宜用針挑破水泡,放出液體,外敷生肌膏。

 

 

 

 

 

 

 

 

 

 

 

 

拔罐療法照片4
4.拔罐禁忌:皮膚潰破、高熱抽搐、乳房、心臟位置、骨骼凹凸不平部位,不宜拔罐。
 
 

2007-05-28   |瀏覽5863|回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