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療法
艾灸能溫通經絡,調和氣血,促進血液循環,尤其對於身體虛弱的虛證、寒證,最有助益。

撰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灸法是用艾絨為主要材料,點燃後在體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進行燒、灼、熏、熨,給人體以溫熱刺激,達到溫通經絡、益氣活血、防治疾病的一種外治法。


針上灸
艾灸療法原理
 
艾灸療法,是用特製艾絨或艾柱,在一定穴位上薰灸,直接刺激神經,經由傳導,體內產生抵抗疾病的化學物質,提高病人的免疫力,引發人體自然痊癒的力量。艾灸能溫通經絡,調和氣血,促進血液循環,尤其對於身體虛弱的虛證、寒證,最有助益。例如腰肌勞損、氣喘、過敏體質、痛經、腹泄等用艾灸的輔助療法,配合針刺及中藥調理,就能收到相當效果。
 
灸法是用艾絨為主要材料,點燃後在體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進行燒、灼、熏、熨,給人體以溫熱刺激,達到溫通經絡、益氣活血、防治疾病的一種外治法。《靈樞.官能》:「針所不為,灸之所宜」,灸可以彌補針之不足,或與針刺結合以提高療效。
 
灸法的作用及適應證
一、灸法的作用及適應證
 
(一)溫散寒邪(溫中散寒)
寒邪為患,偏於陽虛諸證,如脘腹冷痛、久痢、久瀉等。
 
(二)溫通經絡
艾葉辛溫,可通經絡、逐寒濕,加上艾火之熱力可深透肌層,可以溫通經絡、散
寒活血逐痹,用於寒濕痹痛等證。
 
(三)回陽固脫
用於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的陽氣虛脫證候,以及中氣不足、遺尿、脫
肛、崩漏、帶下等證。
 
(四)防病保健
無病自灸,可以激發人體正氣,增強抗病能力。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灸法還可用於預防疾病,灸足三里、絕骨穴可預防中風,灸足三里預防流感。
 
灸法的適應證很廣,一般以陰證、虛證、寒證為宜。如久瀉、久痢、冷哮、陽痿、遺尿、痹痛、痿症、胃痛、腹痛、婦女氣虛崩漏、男子虛羸少氣,小兒疳積等症皆可用灸。而陽證、熱證、實證不宜用灸。
 
灸用材料
二、灸用材料
 
以艾葉製成的艾絨為主,故稱「艾灸」。《本草從新》說:「艾葉苦辛,生溫,
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
,止諸血,……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艾葉有通經活絡、去除陰寒、
回陽救逆等作用。
 
 
 
 
 
 
 
施灸的禁忌
三、施灸的禁忌
 
(一)病情禁忌
灸能益陽、也能傷陰,所以對陰虛陽亢及邪熱內熾的病人,一般不宜用灸或慎用
,即咯血吐血、肝陽頭痛、中風閉證、高熱神昏、極度衰竭,均應慎用灸法。
 
(二)部位禁忌
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以免燙傷形成瘢痕;關節活動處不宜化膿灸,以免化膿潰
爛;重要臟器部位、乳頭、大血管處、肌腱淺在部位,不宜直接灸;妊娠期少腹
部及腰薦部不宜施灸。

2007-05-28   |瀏覽14455|回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