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十二經脈之十一--足少陽膽經
足少陽膽經,是十二經脈中的第十一條經脈

撰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受手少陽三焦經之交,從頭走足,絡肝屬膽,夜間23點--1點注此,左右各44穴,左右合計88穴。


十二經脈之十一,足少陽膽經定義
 
十二經脈之十一。首載於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其中《帛書‧經脈》甲種本,即《足臂十一脈灸經》稱為“足少陽(脈)”;乙種本,即《陰陽十一脈灸經》稱為“少陽眽(脈)”。《靈樞‧經脈》稱為“膽足少陽之脈”。現通稱為足少陽膽經,簡稱膽經。
 
足少陽膽經循行路線
 
 循行《帛書‧經脈》兩本所載此經脈之循行皆自足走向頭面 。甲種本所載較全,近於《靈樞‧經脈》所載。然而《靈樞‧經脈》改其方向而從頭走足,並作了修訂與補充。足少陽膽經起始於外眼角(目銳眥),上行抵達頭部額角處,然後下行至耳廓後面,沿著頸側,走在手少陽三焦經之前面,到達肩關節之上與手少陽經交叉後,又走在手少陽經的後面,向前進入鎖骨上窩(缺盆)。
 
它的一個分支是從耳廓後面進入耳中,再出走於耳廓前面,到達外眼角的後側。此經脈又一支脈是從外眼角分出,向下至大迎穴處與手少陽三焦經會合,抵達眼眶下部(),下行過頰車穴處,向下行於頸側,與前進入鎖骨上窩一支相合,向下進入胸腔之中,貫穿膈肌,絡於肝,屬於本腑膽,再沿著脅肋部裏面下行,出於腹股溝氣街穴處,繞過前陰陰毛之邊緣(毛際),橫行進入髖關節中(髀厭)。
 
它在軀幹部直行向下的經脈是從鎖骨上窩下行到腋窩部,沿胸部側面經過季肋部(季脅),向下與前支進入髖關節者相合,再向下沿股部外側(髀陽),到達膝關節部之外側,下行於腓骨(膝外輔骨)的前面,直行向下抵達絕骨(腓骨下端露骨面處)之處,下行到達外踝的前面。
 

沿足背上面,進入第四趾(小指次指)末端。此經脈的又一分支從足背上面分出,進入足大趾之間,沿足大趾縫處,第一、二跖骨分叉部(歧骨)的內側,出於足大趾之末端,然後返回來貫穿大趾之爪甲,出於甲後叢毛(三毛)(見圖)

足少陽膽經病候
 
足少陽膽經病候,《帛書‧經脈》甲種本所載此經脈病候多為所過處之病證,從足第四趾、脛、膝、股外側痛到脅痛、耳前痛、外眼角痛等,另有馬刀俠癭、聾及瘺病。乙種本所載此經脈“是動則病”亦為“陽厥”,“是少陽眽(脈)主治其所產病”之內容,雖少於《靈樞‧經脈》所載,但卻相近。
 
《靈樞‧經脈》等篇均有此經病候的記載,歸納如下:頭痛,外眼角痛,頷部痛,缺盆(鎖骨上窩)部腫痛,腋下腫,瘰,沿胸部以下本經脈循行部位和各關節疼痛,足第四趾運動不靈,汗出,寒戰,瘧疾,口苦,面色灰暗,皮膚乾燥,嘔吐等。
 
足少陽膽經腧穴
 
腧穴  瞳子、聽會、上關、頷厭、懸顱、懸釐、曲鬢、率谷、天衝、浮白、頭竅陰、完骨、本神、陽白、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肩井、淵液、輒筋、日月、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
 
環跳、風市、中瀆、膝陽關、陽陵泉、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鐘、丘墟、足臨泣、地五會、俠溪、足竅陰,共44穴,左右合計88穴。

2007-04-28   |瀏覽4257|回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