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首頁 > 健康醫療館 > 中醫針傷科 > 一般針傷科篇 > 刮痧療法
刮痧療法
刮痧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發汗解表、溫經散寒、消腫止痛等作用,可應用於中暑、感冒。

撰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痧是人皮膚上經刮板刮拭,或經手掐捏後呈現的點狀、片狀紅斑,症狀愈重則顏色愈黑紫,甚至發現豆狀黑色,民間稱之為出痧,是一種皮下出血現象,亦稱為「痧痕」。


刮痧的作用
【刮痧的作用】:
 
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發汗解表、溫經散寒、消腫止痛等作用,可應用於中暑、感冒。
 

 

 

刮痧相關器具
【操作方法】:
 
1.刮拭部位消毒,塗抹凡士林或油膏,選擇合適的刮板刮之。
2.依部位,症狀刮拭,不一定要強求出痧。刮後約37天,痧痕消失後才能再刮。
3.刮後拭淨皮膚,喝一杯溫開水,刮痧部位一小時內勿碰水。
 
【注意事項】:
 
1.刮痧時,注意室內保暖。
2.老人、兒童,刮拭宜輕。
3.若肌餓、疲勞、大渴、醉酒不宜括痧。
4.若出現暈刮,頭暈冒冷汗、面色蒼白、噁心欲吐,立即停止刮痧,注意保暖,迅速讓病人喝一杯溫糖開水,若情況不佳,宜儘速送醫急救。
 
刮痧禁忌
【刮痧禁忌】:
 
1.心臟衰竭、腎臟衰竭、肝硬化腹水、白血病出血傾向者、孕婦腹部、腰菧部禁刮。
2.皮膚過敏、潰破、外傷骨折禁刮。
3.五官、前後二陰、肚臍、乳頭、頭頸部、小兒囟門、大動脈、大靜脈禁刮。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431
本文的作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文章及圖片皆為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需註明作者來源出處,如有違反,將應自行負法律責任。


2007-05-28   |瀏覽2824|回覆0 |




線上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