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首頁 > 健康醫療館 > 中醫針傷科 > 針傷經絡醫學篇 > 07.十二經脈之七-足太陽膀胱經
07.十二經脈之七-足太陽膀胱經
足太陽膀胱經,是十二經脈中的第七條經脈

撰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受手太陽小腸經之交,從頭走足,絡腎屬膀胱,下午15點--17點注此,左右各67穴,左右合計134穴。


十二經脈之七,足太陽膀胱經定義
 
十二經脈之七。首載於長沙出土的馬王堆漢墓醫書。其中《帛書‧經脈》甲種本,即《足臂十一脈灸經》稱為“足泰(太)陽(脈)”;乙種本,即《陰陽十一脈灸經》稱為“鉅陽眽(脈)”。《靈樞‧經脈》稱為“膀胱足太陽之脈”。現通稱足太陽膀胱經,簡稱膀胱經。
 
足太陽膀胱經循行路線
 
循行《帛書‧經脈》兩種本所載此經脈之循行皆從足走向頭面,所經過部位與今足太陽經相近。《靈樞‧經脈》進行了修訂與補充,反其道而行,從頭走足。足太陽膀胱經起始於內眼角(目內眥),上行過額部,兩側經脈交會於頭頂部(巔),並在此有一分支是從頭頂部至耳廓之上角。
 
它的直行本脈是從頭頂部進入顱腔絡於腦髓。然後返回來出於頭頂兩側脈分別下行至項部,沿著肩背部(肩髆)的內側下行於脊柱的兩旁,抵達腰中則沿脊柱兩旁肌肉(膂)進入體腔內,絡於腎,屬於本腑膀胱。此經脈的一支脈是從腰中分出,下行於脊柱兩旁,穿過臀部下行入膕窩中。
 
此經脈的又一支脈是從肩背部分出,兩側經脈於左右分別下行穿過肩胛部,行於脊柱兩側之內,經過髖關節部(髀樞),沿著股部外側後緣下行,與上一分支會合於膕窩中,然後下行穿過腓腸肌),出於踝關節外側之後面,沿著第五跖骨粗隆(京骨)到達足小趾的外側末端。
 
《靈樞‧寒熱病》稱:“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在項中兩筋間,入腦乃別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入陽,交於目銳眥。”這是說足太陽膀胱經通過項部時要進入顱腔內聯絡腦髓,這部位屬於眼的根部,名為“眼系”;又在腦髓內區別開陰蹻與陽蹻二脈。該篇又說:“足太陽有入頄遍齒者,名曰角孫,……在鼻與頄前。”此處之“頄”指顴部而言(見圖)。
  
足太陽膀胱經病候
 
足太陽膀胱經病候《帛書‧經脈》甲種本所載此經脈病候中除所過各部位之病痛外,尚有痔、聾、鼽衄、癲疾等;乙種本所載此經脈“是動則病”與《靈樞‧經脈》近同,而“是距陽眽(脈)主治其所產病”的內容則不盡相同。
 
《靈樞‧經脈》、《素問‧診要經終論》均有足太陽經病候的記載,歸納如下:寒熱,頭痛,項強,腰脊疼痛,小腹脹痛,小便不利,癃閉,遺尿,目痛,目黃,流淚,鼻流清涕或出血,痔痰,沿此經脈循行所過的部位疼痛,足小趾運動不靈,瘧疾等。  
 
足太陽膀胱經腧穴
 
腧穴 睛明、攢竹、眉沖、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上、次、中、下、會陽。
 
承扶、殷門、浮郤、委陽、委中、附分、魄戶、膏肓俞、神堂、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合陽、承筋、承山、飛揚、跗陽、崑崙、仆參、申脈、金門、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陰,共67穴,左右合計134穴。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392
本文的作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文章及圖片皆為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需註明作者來源出處,如有違反,將應自行負法律責任。


2007-04-28   |瀏覽1864|回覆0 |




線上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