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首頁 > 元氣活力館 > 基礎中醫學理論 > 單方中藥學分類 > 七、止咳化痰藥
七、止咳化痰藥
《十五大類中藥藥性解析》

撰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篇介紹【止咳化痰藥】:止咳化痰藥物包括止咳平喘,溫清痰飲,及潤燥藥物三大類;


十五大類中藥藥性解析

中藥藥性分為15大類:1.解表藥 2.清熱藥 3.袪寒藥 4.瀉下藥 5.袪濕藥 6.袪風 藥 7.止咳化痰藥 8.消導藥 9.理氣藥 10.理血藥 11.補養藥 12.收澀藥 13.安神
藥 14.平肝熄風藥 15.其他及新增品項

---------------------------------------------------------------------------

本篇介紹【止咳化痰藥】:

七、止咳化痰藥

止咳化痰藥物包括止咳平喘,溫清痰飲,及潤燥藥物三大類;咳嗽為肺臟疾患的主要症狀之一。肺氣不得宣暢,影響氣體出入升降,即導致咳嗽.而脾為濕困,運化失調,水濕聚而為痰,上犯於肺,也可致咳;

所以前人即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的說法,正是指出了治痰與咳,離不開脾肺二臟.至於外感燥氣的外燥症,或臟腑津虧的內燥症,則須以潤燥藥來滋潤臟腑,生津養液。

1.止咳平喘的藥物包括:杏仁,蘇子,紫菀,款冬花,枇杷葉,桔梗,桑白皮等。

2.溫清痰飲的藥物,可分為溫化寒痰清化熱痰二種:

溫化寒痰的藥物包括半夏、鵝不食草、白芥子、皂角等。

清化熱痰的藥物則有前胡,栝蔞仁,貝母,竹茹,銀杏,栝蔞實,葶藶子等。

3.潤燥藥物性味多屬甘涼質潤,藥物有沙參,天花粉,百合等。

●常見【止咳化痰藥  】如下:

藥物名稱 功能 綜合性味歸經 功效
前胡 清化熱痰 苦辛涼。入肺,脾經。 宣散風熱,下氣消痰,能顯著增強呼吸道分泌,有祛痰作用。
浙貝(浙貝母 ) 潤燥化痰 辛苦鹹微寒。入心,肺經。 潤心肺,化燥痰,散結解毒。浙貝母清熱散結之力,大於川貝母。
天花粉(栝蔞根)   甘酸寒。入肺,胃經。 生津止渴,排膿消腫。
竹茹 其他 甘微寒。無毒。入肺,胃,肝經。 清涼解熱,鎮咳化痰,止吐安胎。
栝蔞仁   甘寒。入肺,胃,大腸經。 清肺化痰,潤燥滑腸,能蕩滌胃中鬱熱垢膩。
半夏(姜下) 其他 辛溫,有毒。入脾,胃經。 濕化痰,和胃止嘔,消痞散結。
法半夏(法下)   辛溫,有毒。入脾,胃經。 和胃止嘔,燥濕袪痰,散結消腫。
膽南星   辛苦微溫。入肝,膽經。 袪風解痙,燥濕化痰。
桔梗 止咳平喘 辛苦微溫。入肺經。 利胸膈,溫中。
杏仁(苦杏仁 ) 止咳平喘 苦溫,有小毒。入肺,大腸經。 祛痰止喘,瀉肺潤腸。
紫菀 止咳平喘 辛苦溫。入肺經。 溫肺下氣,化痰止咳,通調水道,為血痰、血勞之良藥。
款冬花 止咳平喘 辛溫。入肺經。 潤肺止咳,消痰下氣,為治嗽要藥。
(紫)蘇子 辛涼解表 辛溫。入肺,大腸經。 下氣,消痰,潤肺,利膈寬腸。
枇杷葉 止咳平喘 苦平。入肺,胃經。 清肺胃熱,降氣化痰。
百合 潤燥化痰 甘微苦平。入心,肺經。 清熱寧心,潤肺止咳,補中益氣。
沙參 潤燥化痰 甘苦微寒。入肺經。 補肺養肝,益脾腎。
桑白皮 止咳平喘 甘寒。入脾,肺經。 瀉肺火,行肺水,止咳平喘。
鵝不食草   辛寒,無毒。 袪痰止咳,袪風除濕,散瘀止痛,通鼻竅。
白芥子 其他 辛溫。入肺,胃經。 溫化寒痰,消腫止痛,健胃,順氣,豁痰。
葶藶子 清化熱痰 辛苦大寒。入肺,膀胱經。 瀉肺行水,消腫除痰,止咳定喘,上瀉肺經之水氣,下行膀胱之水濕。
銀杏(白果) 止咳平喘 甘苦澀溫。入肺,腎經。 歛肺氣,定痰哮,縮小便,止帶濁。
栝蔞實   甘寒。入肺,胃,大腸經。 清熱散結,化痰導滯,潤腸通便。
皂角(皂莢) 溫止寒痰 辛鹹溫有小毒。入肺,大腸,肝經。 搜風,通竅,消痰,殺蟲。

PS:「本藥物表格由楊麗姝醫師提供,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2022
本文的作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文章及圖片皆為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需註明作者來源出處,如有違反,將應自行負法律責任。


2009-02-08   |瀏覽8464|回覆0 |




線上客服